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系统  教师      参数  蒸汽  经纪 

对话丨短剧VS音频:视听争夺战中,“耳朵经济”如何进化

   日期:2025-03-30     浏览:60    移动:http://m.razcy.com/quote/12832.html

每经记者:杜蔚    每经编辑:魏官红

当短剧以“沉浸式”体验席卷10.91亿名网络视听用户时,网络音频行业深切感受到了变化。

3月28日下午,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一场围绕“声智未来:AI驱动的声音革新与文化共振”的AI音频主题论坛吸引众多行业头部企业、专家学者讨论。

作为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深度合作媒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当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对内容生产与传播生态进行重塑,为“耳朵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图片

蜻蜓FM CEO(首席执行官)陈强认为知识付费进入3.0时代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AI技术成为音频产业跃升的新引擎。近年来,播客、有声书等业态蓬勃发展,AI技术的应用让个性化内容定制、多语种即时翻译、虚拟主播交互成为可能,极大降低了创作门槛,释放创意潜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范洁在论坛上指出,AI技术还能突破语言壁垒,以更灵活的方式触达全球受众。

那么,面对短剧的爆发式增长,音频用户会被严重分流吗?与此同时,长视频平台也在跨界加码播客业务,这是否会让传统音频平台承压?虽然生成式AI降低了音频创作门槛,但对于内容参差不齐等问题,平台该如何应对⋯⋯带着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活动间隙专访了蜻蜓FM CEO陈强。

爆发式增长的短剧,正在快速抢夺视听用户的时长,音频行业头部公司蜻蜓FM也感受到了这一冲击下行业的变化。

“短剧的火热,促使知识付费提前进入3.0时代,即短视频时代。”陈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知识付费1.0时代是“流量红利时代”,凯叔讲故事、樊登读书、十点读书等快速崛起;2.0时代为“平台时代”,出现了蜻蜓FM、喜马拉雅等在内的一些资源平台;伴随“短剧时代”的到来,知识付费进入全新的3.0时代。

陈强直言,当短视频成为内容消费主流,音频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态。“我们尝试对冯唐、杨澜等个人IP(知识产权)进行‘强孵化’,通过‘故事化’包装,用短视频的叙事逻辑重构知识传播场景,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变现。”据透露,蜻蜓FM以文化名人冯唐为核心IP孵化的“成事不二堂”2022年创办后,已上线2万分钟的节目,吸引70万位付费用户,目前核心业务收入已达2亿元。

图片

AI音频主题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音频的‘伴随性’与短剧的‘沉浸式’并非零和博弈。”陈强表示,“我们是‘听’的属性,所以对用户而言,属于‘第二十五小时’。比如,戴耳机或者在通行路上时,不能看的时候才会用听。”

最新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在2024年底达到10.91亿人,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1%至1.2万亿元。其中,我国网络音频用户规模稳中有升,达到3.35亿人。

在谈及B站、抖音等长短视频的跨界者也纷纷加码音频相关业务时,陈强表示:“它们的播客业务更像是内容填充剂,而真正的音频玩家深耕的是情感联结与认知升级。我们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正如小宇宙吸引的是一线城市文艺青年,我们服务的网络音频用户,更多是有声书听众,会更下沉。这种分层结构,让跨界竞争变成错位互补。”

此外,陈强认为,传统的音频平台在内容深度和专业性上更具优势,“目前真正意义上能够把播客做深的,只有专业玩家”。

“AI技术帮助我们解决了头部IP的单位时间约束问题。”陈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举例说,通过AI,平台不再依赖于冯唐每天亲自录制内容,而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内容的持续更新和传播。“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让优质内容能够更广泛地触达用户。”

此外,AI还在音频获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陈强提到,蜻蜓FM通过AI技术和小程序的结合,实现了精准的内容推荐和用户引流,极大地提升了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

“但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成式AI降低了音频创作的门槛,UGC内容(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陈强指出,这也给平台的管理带来了挑战,需要建立“内容筛选金字塔”以便精准定位。“对于权威新闻类内容,可以用AI将其文本音频化,快速触达用户;但对于情绪密集型内容,比如儿童故事、教育等,则需保留真人演绎。‘双轮驱动’下,方能保证效率又守住质量门槛。”

图片

音频平台对杨澜等名人IP的打造策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不仅要对内容分层管理,还需激励优质创作者。陈强特别向记者提到,平台要通过数据监测和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内容推荐算法,帮助优质创作者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从而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在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聊起视听行业普遍遭遇的“付费墙”问题时,陈强表示,音频行业的付费模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因为我们做的是一套主播模式,所以目前还处于偏早期的阶段。与短剧不同,音频内容的创作和传播需要一定的门槛和专业积累,这使得音频平台能够更好地构建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所以,音频行业的‘付费墙’相对较低”。

“一方面,我们通过把冯唐、杨澜、伊能静等打造成独立的超级IP,将高净值人群导流至平台付费,实现‘知识付费版短剧’的裂变传播;另一方面,下沉城市和银发群体将成为音频行业的新增量,我们将通过打造适合这些群体的内容,进一步扩大用户基础。”陈强对用户增长持乐观态度。

陈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耳朵经济’远未触及天花板,分垂类来看,仍有突破空间,用户会因持续复购形成黏性。这当中,选赛道一定大于选人,精准切入用户需求的缺口,比盲目追逐流量更加可持续。”


本文地址:http://www.razcy.com/quote/12832.html    月落星辰 http://www.razcy.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