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系统  教师      参数  蒸汽  经纪 

上海部分"大居"周边地铁站被称为"高难度通勤"

   日期:2025-03-17     浏览:109    移动:http://m.razcy.com/quote/12567.html

上海地铁官方微信号每个工作日预告的限流站点名单几乎不变

部分“大居”周边地铁站被称“高难度通勤”

3月13日,上海地铁公布的早高峰限流名单里,泗泾、曹路、惠南、莘庄站……又一次上榜。

不知从何时开始,上海地铁官方微信号会提前预告每个工作日的地铁站限流情况。好消息是,偌大的上海地铁网络,人流量达到需要限流的只有八九个站点。坏消息是,这份名单上的站名,几乎从来没有变过。

有的人通勤就是通勤,有的人通勤却像“打仗”。记者陆续跑了几个不论在上海交通指挥中心的年度统计表上,还是在微博网友你一言我一语中,都称得上“绝对高难度通勤”的地铁站点。

无奈只能让电瓶车先走

上海地铁官网统计过每条地铁的末端站抵达人民广场的时间距离,美兰湖站需63分钟,曹路站需43分钟。多出来的20分钟,让住在美兰湖的“通勤党”集体把早高峰时间提前了一小时。根据测算,7号线美兰湖站进站客流从早晨6点就开始多起来。但同样是通勤大站的金运路、泗泾、曹路等站,要到7点以后才逐渐进入峰值。

美兰湖站的前面4站,连接宝山区的罗店和顾村两个大居。为了抢一个座位,很多人会南辕北辙地倒坐几站。这就导致始发站美兰湖站的早高峰车厢内,多数时间是没有空座的,站立空间也相当有限。

曹路站的早晨,是伴随着洪水般的电瓶车一起到来的。地铁站1、2A、2B、4、5号口,目之所及全是电瓶车,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每个停车的人都不免犯嘀咕:停是停好了,回来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车?

为了改善停车环境,曹路镇政府环地铁站开辟多个非机动车停车场,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长期存在的非机动车占道问题。但曹路站作为浦东北部向东延伸的尾端,不得不承接来自曹路镇、合庆镇乃至更远区域的通勤者,因为超过承载负荷,一个站点就变成了一座“围城”。

浦东区域的美团单车运营负责人王凤岐介绍,最初单车企业在上海外环外以及远郊区域的投放量并不多。但随着曹路、三林等几个通勤大站的单车使用需求增加,投放量逐渐过千,甚至达到几千辆。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人们会从附近2公里范围内的多个小区,以及更远的乡村区域,把车骑到曹路站,短时间的单车增量能达到300辆以上。为了更规范地管理单车停放,几家单车企业需要派遣专人在非机动车道边进行引导。

还有很多通勤大站仍卡在有限停车空间和无限停车需求的矛盾里。早高峰的莘庄站南广场,电瓶车和共享单车加起来少说有1000辆。但所谓广场其实只是一条路。这条路上,原本只能停放两排车,这两年居然奇迹般挤进了四排车。

曹路和泗泾已把能用的空间都给非机动车了,连周边的商业空间也分享出自己的停车区,“再增加停车位,就要占用城市绿化区域了”。

静态的非机动车管理,考验的是地方政府的规划和治理能力。而动态的非机动车管理,考验的则是“个体命运”。

在泗泾站周边,电瓶车拥有“最高路权”。每天早上,数以万计的电瓶车大军出没在泗陈公路、泗凤公路、横港公路及目之所及的所有岔道上。

记者看到,不论是泗泾、曹路还是惠南、莘庄,地铁站附近道路上右拐的那一排机动车,在电瓶车大军面前只能是“弱者”。这里的路人、司机,形成一种默契——让骑电瓶车的先走,这也加剧了机动车道路的拥堵。

这两年,有关部门引导各区域改善地面交通服务,优化公交线路。但住在这些通勤大站周边的居民却有实际考虑:坐公交车站站停,太慢了,还会遭遇堵车,电瓶车、共享单车依然是当下出行的最优解。

要平衡房价和时间距离

根据2024年12月的上海地铁官网数据,上海地铁运营线路共21条、车站517座。

在泗泾、曹路,记者模拟了大客流上下车的动线,发现住在泗泾的人,绝大多数会在漕河泾区域下车,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到徐家汇站换乘;而曹路的通勤队伍,到金海路站就开始分流,到金桥站又疏解一部分,直到世纪大道站,车厢内人与人的距离才算真正宽松起来。

显而易见,相当多的通勤者是沿着公司附近的地铁线路方向不断向外寻觅,最终在住房价格和时间距离的平衡点上停步,把自己安置下来。而那些处在城市边缘的大居,成了他们绕不开的选择。

2010年底,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伸段(美兰湖站至上海大学站)开通运营;2017年底,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段(曹路站至杨高中路站)开通运营。记者走访了美兰湖、曹路等站周边社区,附近居民都说,地铁开通以前,这里只是本地农民“上楼”和市区动迁居民的住地,上班族寥寥。

地铁通了,通勤者闻风而来。多家房产中介业务员表示,这些站点周边的动迁房原本就有大量潜在的房源供给。“一些本地居民动迁以后,拿了多套房,自住一套,其他都等着出租呢。”

紧邻曹路站的永华苑,目前实际居住人口约5000人,租客占50%以上;美兰湖站周边的蓉庭社区,约6500名居民,租客超过4500人。极个别小区80%的房源都在出租。丰富的房源让这些区域的租赁变成“完全竞争”市场。由于供给量太大,在曹路、泗泾等站周边租房,价格是透明的。

这一两年,美兰湖站周边租赁价格降了些。“基本上一室户降300元,两室户降500元。”这是随便问一个中介都能得到的答案。

大居的另一个代名词是高性价比。同样在美兰湖站周边,拥有大量别墅、商品房的朗诗居民区,租金比沪太路东侧的大居高三成以上。

可大居就不同了,在这些郊区通勤大站周边,一千多元能搞定一个单间,不仅房龄新还带电梯。“这么一算,早晚高峰吃点苦头也可以接受了。”一位通勤者说。

租住时间长了,租客会转化成购买力。这两年,成功在通勤大站周边“上车”的新上海人不少。曹路镇永华苑居民区书记张晓亮说,小区现在置换率挺高,一栋楼72套房,其中大约有10套是经过二手交易的。

“大居集聚了数万人,相应配套也在完善,价格却非常亲民。不到200万能买单身公寓,300多万一家三口就能住得舒适了。”与此同时,周边还在不断新增品质更高、价格依然实惠的新动迁房,给通勤者充分的选择。

显然,导致通勤大站出现的,不只是地铁单方面因素,也是地铁与大居叠加的结果。通勤者穿过人群挤上地铁,也试图融入一座城市的脉动。

想摸清人口底数太难了

每天早上7点以后,摩肩接踵的通勤者从小区拥向街面,已经成为很多大居的风景线。

越来越多基层干部意识到,围绕这些通勤大站周边的交通治理,成为不能不面对的显性课题。与之相应的,还有周边大居人口结构迅速变迁带来的新挑战。

蓉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王志华发现,在出租率极高的大居里,想要摸清人口底数实在太难了。

由于出租房屋量大面广,导致社区几乎每天都有人搬来、有人搬走。大量大件垃圾由此产生,邻里矛盾也在增加。“楼里有人经常搬家肯定受不了。再加上有的房东为了经济利益违规装修,比如把阳台改卫生间等,影响楼上楼下的生活。”还有潜在的群租隐患,以及大量“二房东”不规范经营带来的矛盾,社区干部不时要充当“仲裁者”角色。

电瓶车管理,在普通小区是一回事,在大居是另一回事。一般来说,大居的街区比较大,居民不管是购物买菜,还是上街办事,从A地走到B地平均时间都在15分钟左右,电瓶车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刚需。

“以前镇上只有本地人才买电瓶车,现在年轻人、市区动迁居民全都骑上电瓶车了,这导致在很短时间里,小区电瓶车数量增加到将近900辆。有的楼栋96户人家,电瓶车有70辆,小区8个非机动车车库全部停满,但还是不够。”星晓家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唐盈说。

上海从2009年起,先后规划选址两批大型居住社区。当时大家都没想到,这些区域有一天会成为大量新上海人落脚安家的第一站。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这座城市里的许多人暂时还无法改变这种长距离通勤的状况。但每一次奔波,都注定离理想的生活更近一步。

本文地址:http://www.razcy.com/quote/12567.html    月落星辰 http://www.razcy.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