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做简单的人,每天嘻嘻哈哈过日子,不搞花招,不耍心计。简单是种强大的力量,纵使世界再复杂,我也不要复杂。
3、人要知足常乐,简单生活才能很幸福的生活,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复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尤人。定期对记忆进行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
4、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只要心情好,一切都好。
5、人这一辈子,怎么都是过,与其皱眉头,不如偷着乐。
6、做简单的人,有简单的心,简单不是无知,是大智若愚;简单不是愚蠢,是大智慧和高境界;简单不是空虚,是一种禅心。简单,是一种纯粹的幸福,简单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修为。将简单变复杂很容易,而将复杂变简单,是种能力,也是种心境。
我的趣味一向是,寂寞比热闹好,无聊比忙碌好。寂寞是想近人而无人可近,无聊是想做事而无事可做。然而,离人远了,离神就近了。眼睛不盯着手头的事务,就可以观赏天地间的奥秘了。人生诚然难免寂寞无聊,但若真的免去了它们,永远热闹,永远忙碌,岂不更可怕?
现代人差不多是到了永远热闹忙碌的地步。奇怪的是,寂寞无聊好像不但没有免去,反而有增无减。整个现代生活就像是一场为逃避寂寞制造出来的热闹,为逃避无聊制造出来的忙碌。可是,愈怕鬼,鬼愈来,鬼就在自己心中。
看到书店出售教授交际术、成功术之类的畅销书,我总感到滑稽。一个人对某个人有好感,和他或她交了朋友,或者对某件事感兴趣,想方设法把它做成功,这本来都是自然而然的。不熟记要点就交不了朋友,不乞灵秘诀就做不成事业,可见多么缺乏真情感真兴趣。但是,没有真情感,怎么会有真朋友呢?没有真兴趣,怎么会有真事业呢?既然如此,又何必孜孜于交际和成功?这样做当然有明显的功利动机,但那还是比较表面的,更深的原因是精神上的空虚,于是急于找捷径躲到人群和事务中去。我不知道其效果如何,只知道如果这样的交际家走近我身旁,我一定会更感寂寞,如果这样的成功者站在我面前,我一定会更觉无聊的。
人活在世上,有时难免要有求于人和违心做事。但是,我相信,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贪欲,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就可以把这些减少到最低限度。远离这些麻烦的交际和成功,实在算不得什么损失,反而受益无穷。我们因此获得了好心情和好光阴,可以把它们奉献给自己真正喜欢的人、真正感兴趣的事,而首先是奉献给自己。对于一个满足于过简单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宽阔的。
曾有一个时期,人类过着极其平静单调的生活。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一定会认为那种生活难以忍受。可是,我们很少听说我们的祖先曾经抱怨寂寞,叹息无聊。要适应简单的生活,必须有一颗淳朴的心。我承认我也是一个现代人,已经没有那样淳朴的心,因而适应不了那样简单的生活了。不过,我想,我至少能做到,当我寂寞无聊的时候,尽量忍受,绝不逃避。我不到电视机前去呆坐,不到娱乐厅去玩电子游戏,不去酒吧陪时髦的先生或小姐喝高级饮料,宁肯陪我的无聊多坐一会儿。我要尽量平静地度寂寞的时光,尽量从容地品尝无聊的滋味,也许这正是一个回归简单生活的机会。
照理说,生命如此短暂,想做的事根本做不完,应该没有工夫感到无聊。单说读书,读某一类书,围绕某一个专题读,就得搭进去一辈子的光阴。然而,我宁愿少读点书,多留点时间给无聊。一个人只要不讨厌自己,是不该怕无聊的。不读别的书,正好仔细读自己的灵魂这本书。我可不愿意到了垂暮之年,号称读书破万卷、学问甲天下,自己的灵魂这本书却未曾翻开过。如果那样,我会为自己白活一场而死不瞑目的。
2、给生命一个微笑,用微笑面对人生。就如苍鹰自信地去搏击长空,就如河流欢快着去融入大海,我们的生活将因微笑而美丽,人生将因微笑而成功。
3、简单生活不粗俗,简约生活求韵致,要做到这点就让我们汲取这样一句话吧:追求简约从简单开始!
4、简约和简单都是一种生活态度。让我们的城市有更简洁、更宁静、更清新的一种生活态度。
5、简约很少被人发现,很难被人赞赏,被人追逐。因为简约是对轻佻的蔑视,对炫耀的抵制。
6、简约是舍弃,更是收获;真正的简约不仅让我们返璞归真,更让我们感悟包容;你的心是造就了简约,还是包容了世界,它!又将去向何方?世界无界,心容则容。
7、努力生活、享受生活、看淡生活、认识生活、认清生活,简单简约,依然快乐。生活中持有一种平常心、平衡心、知足心,生活就会幸福绵长。
8、平淡是白开水,品尝之时无味,平淡之中却见真情真意,平淡之中是一种另类的幸福所归。
9、平平淡淡才是真,远离世外的纷争与世俗,让你的心静下来,去享受平淡的人生,去感受人生的真,让你的心得到一方净土,做下深呼吸,感受生活的律动。
10、生活就应该简单简约,无需多求,忙乎来忙乎去,都是为了生活,既然如此,就应该寻求一种适合于自己的寡淡宁静的生活方式。
11、生活要为理想而冲刺,不要放慢脚步,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即使风雨,就当是一种历练,就算是为生活画卷增添色彩。
12、生活只是一杯水,要靠自己慢慢去品味,细细去咀嚼,用心去欣赏,你才能发现,原来,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
苍鹰选择了湛蓝的天空,在广阔的蓝天上翱翔,闪耀生命瑰丽的光芒;家雀选择了虽舒适但却狭小的巢穴,让自己的生命在光阴的蹉跎中锈蚀。我们选择了很多朋友都不能理解的简单。
简单的待人接物,简单的饮食起居,一直简单到随心所欲。随心所欲,当然在遵纪守法和不悖缪道德的前提下。
看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洞察了他们总喜欢用虚伪的客套给原本真实的自己戴上伪善的面具,并且他们总是在人生的“戏剧”中扮演着“事后诸葛亮”的角色,届时发表自己的高谈阔论,尽最大的限度向世人展示他们的“聪明”与“不凡”,却从来不知道给别人发言的机会。这样的表现,只会让人觉得你是内虚外实的“夸耀”家,何不将功名利禄看得简单一些,简单可以让你轻松,让你大度,让你很有内涵,更让你找到快乐。
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温暖的微笑,一种善意的引导,都能让人感到温馨,感到温暖。但是,面对这种简单的选择,有几个人感兴趣?当你漠然地独自漫步前行时,有人送你一句“早上好”,你是不是有一种兴奋的感觉,像是与久别的好友重逢,随即你可能也会送他“早上好”,两个陌生的人都有了好的心情;当别人向你微笑时,你或许会熟视无睹,你也许会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两个陌生的人又有了一次愉快的瞬间。
当你亲切时,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疏远;当你热心时,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冷漠;当你付出时,不要在意别人是否对你有回报。有时,一个小小的举动,你不仅提升了自我,而且,可能教育好多人,也可能提升好多人。不要在别人对你关心得了多一点,你便心生狐疑,认为别人的你有什么企图,会把你怎么样。朋友,如果你是这个样子,那我送你一句话,你复杂,这个世界变复杂,你简单,这个世界便简单。不要生活在拘谨的氛围中,学会简单,其实简单也是一种真真切切的生活方式。
一 在生活中学习,通过生活学习,为了生活学习
强调学习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除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外,更主要是强调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建立起单位“1”的概念,单位“1”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教学中安排这样的生活情境:
例如:(1)在我们班级里,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
占全班人数的 。这里的 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
(2)请第六小组学生起立,然后问学生:在这个小组里,
男生人数占整个小组人数的 ,女生人数占整个小组人
数的 ,长头发的人数是整个小组人数的 ,长头发
的人数是组内女生人数的 。
学生在经历了拓展练习后,老师加以引导: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数学活动好玩吗?从刚才的练习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能从生活中找数学问题吗?
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先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马上兴奋地举起手来,就连平时最不喜欢举手发言的金××也回答:
“我们家里,男性人数占全家总人数的 。”我借此追问大家,
从金××的话语中,了解他们家的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他们家总共有3个人。
生2:我知道他们家有2个男性,可能是金××和他爸爸。
本该进入课堂乏味阶段的最后10几分钟里,同学们的思绪被老师的教学设计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的思路活跃在生活中,试着用数学的眼光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这个实例和实际情境向学生表明“知识产生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和实际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实例,使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密切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 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常识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一位老师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中灵活地运用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咱们现在上课的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
学生:下午。
教师:我这里有一块手表,你能看出是什么时间吗?
学生:一点十八分(1﹕18)。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电脑,它写的是1﹕18吗?
学生:不是。
教师:那是多少呢?
学生:13﹕18
教师:生活中像这样的现象,你还见到过吗?
学生:见过。
教师:下面,你们听一听音乐,能猜出是什么时间吗?(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新闻联播开头音乐)
学生: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屏幕上写的是晚上7点吗?
学生:不是。
教师:是几点?
学生:是19﹕00。
教师:那你见到19﹕00能一眼就知道是晚上7点吗?这里有一张电视节目单的时间,你们分小组研究一下,能不能看懂介绍的内容和时间。
6﹕30 大风车 15﹕00 异想天开
7﹕30 芝麻开门 18﹕30 智慧树
11﹕00 动画乐翻天 19﹕30 大风车
11﹕30 新闻袋袋裤 20﹕00 银河剧场
这节课从生活中两种不同的计时法的比较入手,为学生创设了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体现了数学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更反映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常识数学化”这一数学学习的基本路径。
三 尊重教材,开发教材,“精、简”教学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教学素材是数学教学的基石,它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益;教材内容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再到选择设计合适的教材教,是观念上的更新,是一种创造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来源于生活,新知教学应“简”于形而“精”
于神,只有当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时,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因此,在新课开始,教师创设各种形式新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很有趣,不枯燥乏味。
在学习“最大公因数”一课时,对公因数的引入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课前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白纸,并把自己的学号写在这张纸上。
上课一开始,笔者请班级里学号是24的因数的学生走到讲台的左边,其他学生负责检查他们手里的学号是否是24的因数;请学号是18的因数的学生走到讲台的右边。
这时,讲台左边学号是1、2、3、6的学生开始往讲台右边跑,眼疾手快的尹××看见了,大声叫着:“不对,不对,你们几个不能跑到那边去的!”这下,那4个学生懵了,着急地举着学号卡片却不知该往哪儿走。
“怎么办呢?谁能帮他们想一个好办法?”老师趁机追问。李同学提议那4个学生,不妨站在这两组数的中间,表示既是24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老师此时拿出准备好的两根橡皮筋:“如果用这两根橡皮筋分别表示24和18的因数,那么学号是1、2、3、6的学生该站哪儿?”只见那4个学生先钻进一个橡皮筋圈里,又用力拉过那根橡皮筋使劲往自己身上套,边套边说:“我们同时是24和18的因数。”“是的,像1、2、3、6这样,同时是24和18的因数,数学上把这样的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6是几个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所以叫做最大公因数。”课堂在一阵笑声中进入主题,顺利地得出公因数的集合图:
24的因数 18的因数24和18的公因数
下午的三四点钟,是我在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里最喜欢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的阳光最美丽,太阳笑得最灿烂,夏天的这个时候,常常喜欢搬了小凳子,拿着一本书,沐浴着阳光,细细咀嚼着那牵动人心的文字,现在,则喜欢出去转一转,放飞一下心情。
冬天里的绿色,是小麦青葱的绿,一片片的清新映入眼帘,早已落尽了叶子的大树,顶着光秃秃的枝头,站在阳光下,显得平凡又随意,夕阳挂在天边,柔和的光芒静静的洒在大地上,路面是白色的水泥,宽阔又洁净,不明白,为什么此刻内心是这么的喜悦,这么的宽广,这么的......轻松。
望着天边红了脸的太阳,赫然想到了曾看到的一句话,夕阳虽好,但却是一天尽了的表现,就算是李商隐也同样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不是吗?
当跑步成为生活的习惯,那颗多年僵硬冷漠的心逐渐柔软起来,这是最大的收获,它让我不断进入到自己的内心,看到那些久违多年的感动,其实简单的生活才是最美的。促使我跑步有两个原因,一是源自于素的分泌,还有说是源于突破个人极限后大脑垂体会分泌出内啡肽进行奖励,这两样东西男女都一样有的。另一原因:跑步是探索自我潜能的学习,是和丑陋的自我进行对话,在跑步过程中发现自己拧巴的性格,当跑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后,探索身体的未知潜能而乐此不疲。
素的分泌,跑步始于初中,结束于校医体检。我的跑步运动始于初中读书期间,青春期旺盛的素分泌,让我这头瘦弱却精力无穷的小野牛,几乎每天都要从学校跑到另外一个镇子上,往返大约10公里左右。傍晚,独自一人悄无声息地走过我那位暗恋的姑娘身边,她好像对于我深情而有些哀怨的凝望没有反应,都是她身旁的女友提醒她,才回头看看我,然后死不做声。我只好去跑步,唯有跑步,才能让我这个胡思乱想的少年安静下来。不幸来得很快,有一天校医对我说,“你的心率很低(50次/分钟),估计是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家里是否有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校医并不是诊断性的疑惑,让我不敢再跑步,也没有勇气去医院检查一次。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素引起的运动渴望被想要活命的担心遏制住了,从此慢跑活动就从我的生活中退出了。
2008年,我34岁,变成了一个熬夜的、好肥腻辛辣食物的、开始秃顶的肥胖大叔,一事无成。肥胖引起了痔疮,手术出院之后,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在深圳中心书域买了一本书乔治-希恩《跑步圣经》,一口气读完了,忍不住心潮澎湃地穿着皮鞋噼里啪啦地在深圳莲花山公园跑了2公里,隐约感觉到失落已久的素又在体内滋滋作响了。时隔18年之后,我又开始跑步生活。一开始跑3000米,要走跑结合才能呲牙咧嘴爆肺一样地完成。经过120天的系统训练,2009年4月我第一次参加了大连马拉松,以3小时27分完赛。跑步是和丑陋的自我对话。在跑步过程中,我学会了一件事情:永远寻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方向正确了就不要停止奋斗,只要一直在奔跑,你就能探索个人无限的潜能。
我的目标是完成100个100公里含100公里以上越野跑赛事,从3公里到330公里的挑战,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不可能到有可能,不找借口说自己不行,而是去找方法做什么才可以达到或接近目标。2013年9月,我将和三名泰尼卡TTT队友去参加世界上最艰难的越野跑——一意大利TDG巨人之旅330公里越野跑挑战赛。这次比赛CCTV9纪录片频道《极致玩家》摄制组将对我进行跟踪拍摄。比赛位于意大利奥斯塔山区,穿越25座山峰,关门时间150小时,累计爬升24000米,该路线被称为“高山巨人之路”。
关键词: 梭罗 简单生活 生态思想 生态危机
梭罗常常被定位为一位自然作家(nature writer)。在20世纪环境运动兴起之后,梭罗关于自然的思想获得了丰富的寓意,梭罗本人也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主要的自然阐释者,是美国环境主义的第一位圣徒。梭罗的生态思想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时代,他的生态思想日益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崇尚简单的物质生活
哲学家芒福德在1926年指出:“梭罗也许是唯一的停下来并写出他的丰富体验的人。在人们四处奔波的时代,他保持着平静;在人们拼命挣钱的时代,他坚守着简朴。”①
梭罗始终坚持对商业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社会流俗的深刻批判。“我曾遇见过多少个可怜的、始终不变的灵魂啊,他们几乎被重负压垮,喘息着爬行在生活的道路上”。“大多数人……被人为的生活忧虑和不必要的艰苦劳作所控制,而不能采摘生活中的美果。……一天又一天,没有一点闲暇来使得自己真正地完善;……他没有时间使自己变得不只是一架机器”。“他们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获得一种生活并保持那种生活之上。”梭罗认为,这是“单调而绝望的生活”。②现代人何以承受并推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重负,梭罗认为,是因为每个人从一开始就被套入一个范式,财富、地位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人们按照范式的要求取得所谓的成功便沾沾自喜,反之则懊恼不已;企图超越范式的人,几乎都要遭到社会的反感和唾弃。正如康科德镇的居民无法理解梭罗整天在野外游荡。在《瓦尔登湖》里梭罗反复呼吁:“简单,简单,简单吧!……简单些吧,再简单些吧!”“据信仰和经验我确信,如果我们愿意生活得简单而明智,那么,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就非但不是苦事而且还是一种乐事。”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生活变得“与大自然同样简单呢”?“对于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来说,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厉行节约,厉行比斯巴达人更为简朴的生活方式并同时提升生活目标”。③
二、尊崇高尚的精神生活
哲学家芒福德在1926年指出:“简单化没有使梭罗走向头脑简单的狂热,却使他走向了更高的文明。”“梭罗或许将成为一个预言般的人物,新时代也许将给他的思想和人性崇高的评价。”④芒福德的预言透过历史尘埃闪烁智者的真知灼见。今天现代人不约而同地重读梭罗,反思和提炼简单生活的丰富广博的蕴义。
在梭罗看来,有价值的、高尚的生活目标,是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人的发展也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占有,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是人格的提升,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和谐。贝特对于梭罗的理念是这样解读的:“梭罗的‘审慎地生活’就是说要生活得有思想、有观察,将思想的语言和外部的世界协调起来,要承认尽管我们借助于语言认识事物,我们也不能与世界脱离而生活。因为文化和环境结合在一张复杂而精致的网中。”⑤梭罗把目光和思想投入大自然,相信自然能增进人的道德,因为自然的简朴、纯洁和美是衡量我们的道德自然(moral nature)的参照点。梭罗相信自然能够医治道德罪恶,因为道德的恶是在社会中滋生出来的,所以需要自然来解毒,“我们也应该时不时地挪动挪动,到田野和森林里远足,以晾晒我们的生命,饿死我们身上的罪恶”。⑥
三、特立独行的实践者
从1845年7月4日开始,梭罗在康科德郊外瓦尔登湖畔的一座小木屋里隐居了26个月,目的是要证明:人完全可以活得更简单、更质朴;简单生活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以物质生活的尽量简单换来精神生活的最大丰富。反之,即使人占有了全世界,但却输掉了自己的灵魂,又有何益?
20世纪中叶,美国波士顿的一对夫妇曾像梭罗那样走向荒野中生活,并以其经历写了一本书:《以丛林为家:今日过梭罗的生活》(At Home in the Woods:Living the Life of Thoreau Today)。书中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走向荒野,是因为一百年前有个人写了一本书。”有位叫做安妮?拉巴斯蒂(Anne LaBastille)的现代女性远离尘嚣,在位于美国东北部山脉中的黑熊湖畔建了一所小木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居住在那里,并以亲身经历写了题为《林中女居民》(Woodswoman)的系列丛书,记述了作者几十年来生活在荒野中的经历与感受、梦想与沉思。由此我们可见,梭罗的魅力有多么强烈。那不仅是一种“迟到的辉煌”,而且是一种经久不衰的“真实的辉煌”。
四、简单生活的当代意义
当下人们越来越痴狂于奢侈繁复的现代生活,追随永无止境的物质需求和消费主义,疲于奔命,却内心空虚;自然环境在人类的贪婪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要从根本上缓解这场人类的危机,必须挖掘并揭示其思想文化根源,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竭泽而渔式的行为,进而促进人类的思想文化变革。正是从这个层面说,梭罗的简单生活观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简单生活并非倡导当代人像梭罗一样隐居于山水中,而是呼吁人们在现有的文明社会里简化物质生活,把人的物质需求和消费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并腾出时间和空间与自然交流和保护自然,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美学品位。这是简单生活理念的对今天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所在。
注释:
①DavidMazel(ed.),A Centur y of Early Ecocriticism,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2001:250-253.
②Henry David Thoreau,W alde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5,153.
③Henry David Thoreau,W alde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37,8.
④DavidMazel(ed.),A Centur y of Early Ecocriticism,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2001:250-253.
⑤Albert Gore,Earth in the B alance:Ecology and the Hum an Spirit,Boston:HoughtonMifflin,1992:269.
⑥HARDING,W.& MEYER,M.The New ThoreauH andbook[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0:124.
参考文献:
[1]DavidMazel,A Century of Early Ecocriticism,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2001.
我看完电影的第一个想法则是,如果蓝妹换个性别,那么,她必然是千夫所指、万人唾弃的文艺渣男。无论她怎么以愤怒的受害者出现,她的表现似乎太过夸张了。感情本来就是两人的事,歌里唱着: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阿黛尔的生活》所想展示的,其实也是一对拉拉的日常生活。
这部火爆2013年的同片,把故事架构在很流俗的一见钟情上面,此外还有相当稀松的日常起居,娱乐出行,夹带导演喜欢表现的特色食物,令观众头疼、令剧中人崩溃的吵架决裂。在大特写的频繁冲击下,两位女主演的迷人身体似乎一览无遗。导演仿佛也想借此说明,他费尽心思去展示这对恋人的状态,不留死角,并且,抓住了她们最完美的部位,一种味道以及一个瞬间。
对好色之徒来说,《阿黛尔的生活》似乎太过冗长,时不时来上一段素面朝天,镜头还晃个不停。对饮食男女而言,电影又把情感的事情说得太简单,简单到不像一部常见的同片。她们分手的原因并不是爱情的魅力褪去,而是阶级落差带来的隔阂—无法被克服和消除。这也是双方家庭为何要先后出场的原因,以及几年以后她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那是一种尝试与努力。
蓝妹是艺术工作者,思想复杂。阿黛尔拥有的却是普通人生,简简单单。这种天然的差异必然导致生活出现裂缝。出身的不同进而变成了思维认知方式的差异。蓝妹想让阿黛尔靠近自己一些,令思想的土地变得肥沃,但阿黛尔更满足于生活本身的丰饶。她热爱工作,擅长制作美食,跟周围人关系融洽,可是,她却无法真正进入蓝妹的生活(尤其是核心的艺术创作),而只能充当一个尴尬的旁观者。
虽然有外人的辱骂和不解,但实际上,相比其他同片里的洪水猛兽,《阿黛尔的生活》几乎没有遭到太多阻力跟折磨。蓝妹的才华得到社会认可,她也有艺术领域的朋友圈。相比之下,阿黛尔的地位就让她倍感失落,茕茕孑立。她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可是,她无法完全面对自己的身份,更无法真正跟蓝妹身心交融。这大概也是说明,在阿黛尔所处的阶级环境里面,同性恋仍是一种禁忌,至少是无法被公开宣扬的。可在蓝妹的交际圈,同性恋仿佛是拥有着激发创作激情的源泉,大大方方,汹涌不断。
爱情因为强烈的第一印象而萌发,被食物所催化,借事而升华。身体的亲密,会带来生活的能量和热度,并且,两个人的渐行渐远,其实也是被身体所控制。后来在餐厅,两人一度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了激烈举动,阿黛尔试图用身体来唤醒蓝妹的爱意,正如她的情感启蒙、人生一切,完全是被蓝妹所唤醒。或许,导演也是想借此说明,只有在鱼水之欢的时候,她们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平等。不需要言语就能找到神秘的平衡点,互相满足到对方。
文/喻玲丽
学情分析:教学情境通常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出发,亲身体验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枯燥单一的数学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通过简单的教学设计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旧知,引入公顷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面积单位?你能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吗?”
过渡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复习导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在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生活的情境中引入“公顷”这新的面积单位,感受出现更高一级面积单位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
(一)欣赏图片,感受公顷
我们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请看一组画面。
板书出示: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设计意图: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得关注到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再次出现生活的场景,分别呈现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日月潭、森林的面积,这些面积都是以公顷为单位的,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思考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发现并得出什么地方会用到公顷这面积单位。同时感受到中国的地大物博,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与态度的积极发展。
(二)认识公顷的含义
过渡:那1公顷有多大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81页,在数学书上找一找,算一算,然后同桌两人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孩子们阅读文本,自主学习,之后同桌交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交流中给予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也给那些潜力生创造更多获得成功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发展他们自身的巨大潜能,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感受1公顷有多大,认识公顷的含义。
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一)出示学校平面图
现在请看这一平面图来感受一下1公顷的土地的大小,闭上眼睛想像一下。
推算和计算学校的实际面积。
出示利群小学校园长约为182米、宽为108米,请同学们拿出计算器算一算。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虽然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在本节课之前,我带领本班孩子一起在校园走过100米的道路。课堂上展示学校的平面图,在平面图上联系实际的生活体验,感受到1公顷土地在学校的实际面积,然后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脚步,在想像中再次走一走学校一公顷土地面积图形的周长,切身体会一公顷在学校的占地面积,然后进而推理学校的面积,再次用准确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出学校实际面积。创设生活的情境,将数学与生活做一次紧密的沟通,让孩子们经历观察、计算、推理、想象、验证的思维过程。
(二)出示操场
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操场,我们的新操场大约为7000平方米,多少个操场大约为1公顷?发挥一下你的空间想象力,感受一下大约3个操场的面积。
(三)出示教室
这是我们学校的教室,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算一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
(四)28名同学围成一个正方形,感受1公顷的大小
你们能估一估我们对面新店初中大约多少公顷吗?
(五)小结
设计意图:在初步感受到一公顷土地面积的实际大小后,再次联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操场、我们的教室、我们亲身经历的28名同学围成的一个正方形,用我们熟悉的场景层层梯进的感受1公顷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许多直观或贴近生活的实例中进行有效地综合比较,建构出1公顷面积的数学模型,情境的创设,学生学得简单、快乐,趣味性浓厚且容易接受。
四、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填一填
我们已经知道了1公顷=10000平方米,想一想,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怎样换算的?谁来说一说?
2.试一试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3.练一练
(1)一个足球场长110米,宽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块梯形果园地上底是300米,下底是500米,高是75米,这块果园有多少公顷?
(3)拓展练习
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如果边长增加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设计意图:在拓展应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部分:填一填、试一试、练一练三个部分。填一填依然是从大量的生活场景中进行单位的换算,并请同学们交流换算的方法,并体会到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掀起一腔爱国热情。试一试、练一练,分别从本校园的菜地、足球场、果园、苗圃等,采取数据,实际的计算,感受我们周边土地的实际面积,再一次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出示1公顷的作用及相关小知识。(出示1公顷土地、1公顷森林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razcy.com/quote/11838.html 月落星辰 http://www.razcy.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