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房琪在浪姐节目中引发的争议可谓是此起彼伏,始终没有平息的迹象。
曾几何时,房琪凭借一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温柔地安慰了张含韵,那暖心的一幕令无数网友为之动容,大家纷纷将她视作治愈人心的“小天使”,她也因此收获了大批粉丝,成为网络上备受瞩目的治愈系博主。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房琪却仿佛变了一个人,她在浪姐中的种种表现让她看起来就如同深夜仍在办公室里苦苦加班累到几近崩溃边缘的社畜,形象落差之大令人咋舌。
当下,网络上充斥着对房琪的负面评价,众人纷纷指责她虚伪,认为她此前精心打造的人设已然崩塌。
曾经,在大众心中,房琪宛如一位散发着文艺气息的女神,周身笼罩着一层迷人的滤镜。
但如今,这层滤镜已然破碎,碎成了一地残渣。
在我看来,浪姐这个节目宛如一面神奇的“照妖镜”,无情地穿透了房琪表面的松弛,将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焦虑暴露无遗。
她在节目中展现出的强势作风、情绪的偶尔失控,以及那近乎偏执地掐着秒表计算排练时间的模样,这些难道不正是你我曾经在为了抓住一个宝贵机会时所展现出的真实缩影吗?
太怕输,所以“太想赢”的房琪
有人断言房琪在浪姐中的失利源于她“太想赢”,但依我之见,她实则是内心深处太害怕输了。
在浪姐这个竞争激烈的舞台上,每一次面临决策的关键时刻,房琪都如同站在悬崖峭壁的边缘,手中仅握着最后一根维系生命的救命稻草,那种紧张与恐惧让她丝毫不敢有半分松懈。
例如,当彭小苒提议在表演中加入RAP元素时,房琪表面上看似轻松地调侃道“这会被骂上热搜的”,可实际上她的内心早已焦虑不安,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为了确保表演的万无一失,她私下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确认分词的时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稍稍缓解她内心的不安。
再比如,当队友回复她消息的速度稍微慢了几分钟,房琪的第一反应并非关心队友是否正忙于其他事务,而是瞬间在脑海中脑补出一幅最糟糕的画面,她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即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这种过度的担忧与焦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判断与情绪。
房琪这种对事情发展近乎病态的掌控欲,与其说是在职场中遭受他人PUA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她作为一个从小镇走出来,在复杂的名利场中摸爬滚打,历经无数次挫折与打击后所留下的深深“后遗症”。
“松弛感”对房琪而言遥不可及
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着一句话:“松弛感才是高级感”。
然而,在我看来,网络上对于松弛感的过度鼓吹已然有些偏离了现实。
有时候,一个人目标明确、计划周详,并且全身心地努力工作,反而会被某些人视为不够松弛的表现,成为一种“原罪”。
但对于像房琪这样的人来说,松弛感实际上是一种他们难以企及的奢侈品。
房琪身为一名网红,她自然深知在镜头前说出一些精妙的金句能够极大地提升自己的人气,赢得观众的喜爱与追捧。
然而,相较于讨观众欢心,她内心更为恐惧的是失去浪姐这个能够让她实现梦想、大放异彩的大舞台。
回想当年,房琪艺考失利后,在凌晨四点的南京街头,她独自一人举着摄像机默默地拍摄着日出的美景。
尽管彼时的她内心承受着复读的巨大压力,但这份痛苦与煎熬她却选择深埋心底,不敢向家人倾诉分毫。
在从事自媒体工作的初期,她更是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决心,能够连续72个小时不眠不休地剪辑片子。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她对自己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绝不允许自己发布一条没有金句的vlog。
她这种近乎自虐的完美主义倾向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多年的奋斗历程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条件反射。
作为一个从黑龙江偏远小城一路拼搏挤进繁华名利场的女孩,房琪怎敢轻易相信“尽力就好”这样的心灵鸡汤呢?
在节目中,最让人心疼与扎心的并非她的强势表现,而是她那带着哭腔说出的一句话:“要是今天做不好,明天可能就被淘汰了”。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却无比真实地反映了娱乐圈残酷的丛林法则。
豪门儿媳郭碧婷在浪姐的舞台上,即便唱歌跑调依然能够面带笑容,轻松地自我调侃。
反观房琪,却只能在后台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拼命练舞,膝盖都因此淤青一片。
我认为,她与郭碧婷之间的差距绝不仅仅体现在唱功和舞蹈功底上,更为关键的是,郭碧婷即便在舞台上表现不佳,身后还有豪门阔太的身份为她兜底,她无需担忧任何后果。
而房琪一旦搞砸了表演,极有可能就此失去进入选秀综艺的宝贵入场券,未来的道路将变得异常艰难。
由此可见,所谓的“松弛感”,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对事情结果具备强大承受底气的一种外在表现。
努力者面临的恶意与现实困境
有人直言房琪活该被骂,指责她将职场中的焦虑情绪传递给了队友。
然而,许多人或许从未深入思考过,当整个网络都在宣扬年轻人应当“躺平”的时候,究竟是何种力量在迫使像房琪这样的人根本不敢选择躺下来享受片刻的安宁呢?
说句实在话,这个世界有时候对待努力奋斗的人,其恶意程度甚至超过了对待那些消极摆烂的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我们站在一旁嘲笑房琪“视频里展现的是岁月静好,现实中却歇斯底里”的时候,殊不知,我们自己也正处于同样的矛盾与纠结之中。
那些宣扬“松弛感”的爆款视频,收获点赞最多的往往是那些因长期加班而掉发严重的打工人。
而那些平日里高喊“拒绝内卷”的年轻人,到了半夜却又偷偷地在网上搜索并刷着各种能够提升职场能力的课程。
房琪不过是借助此次浪姐的舞台勇敢地扯下了那层被众人刻意掩盖的“皇帝的新衣”,将残酷的现实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当我们都在指责房琪“为了追求成功不惜一切代价,吃相难看”的时候,或许我们只是不愿意承认那个在KPI的巨大压力下整夜失眠、焦虑不堪的自己,与镜头前情绪失控的房琪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