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报道
3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涉嫌财务造假,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其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证券简称自3月25日起变更为“ST朗源”,日涨跌幅限制维持20%。公司股票将于3月24日停牌一天,3月25日复牌后正式进入ST状态。
财务造假事实曝光,监管部门重罚千万
根据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以下简称“山东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朗源股份2019年年度报告及后续更正公告存在虚假记载。经查,公司通过子公司广东优世联合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虚构业务,虚增营业收入5250.69万元、营业成本3494.31万元及利润总额1816.60万元,分别占当期披露数据的9.03%、7.94%和43.02%。
尽管公司在2020年9月调整了部分数据,但调整后的财务指标仍存在虚增,涉及金额分别为3788.09万元、2723.27万元和1125.04万元,占比分别为6.68%、6.17%和26.91%。
山东监管局认定,朗源股份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相关规定,拟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合计处以1050万元罚款。其中,时任总经理张涛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时任董事长戚永楙被禁入5年。此外,公司及4名高管均被给予警告。
ST制度持续强化,市场风险警示升级
此次朗源股份被实施ST,源于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关于“其他风险警示”的规定。根据规则,上市公司若存在财务数据虚假记载但未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将被实施ST。值得注意的是,ST仅为风险警示,与退市风险警示(*ST)存在本质区别,公司仍有机会通过整改恢复正常交易。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强化退市机制。2024年新“国九条”明确将分红不达标纳入ST情形,但朗源股份的案例系因财务造假触发风险警示。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沪深两市已有11家公司被实施ST或*ST,其中7家因财务造假被处罚。
投资者需警惕风险,市场出清步伐加速
朗源股份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将积极整改并申请撤销ST。但分析指出,ST股票通常面临流动性压力及估值折价,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根据退市新规,若公司未来未能改善财务状况或再次违规,可能面临进一步处罚甚至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