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上海  中国    政策  快速  未来  公司  企业  行业  基金 

业绩分化涨跌互现 信用卡“寒冬”已过?

   日期:2025-03-30     作者:d34i6    评论:0    移动:http://m.razcy.com/news/10292.html
核心提示: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近日,随着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陆续发布,作为消费金融主力军的信用卡业绩分化加剧逐渐浮出水面。从业绩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近日,随着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陆续发布,作为消费金融主力军的信用卡业绩分化加剧逐渐浮出水面。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银行信用卡存量规模大幅缩减,交易规模也全面下降,甚至不少银行出现两位数跌幅。此外,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增长分化,部分银行甚至逆势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商业银行在加快业务战略调整,推进风控升级、不良资产“甩包袱”的同时,也不断强化组织架构重整,实现管理模式的变革。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经济仍处于下行阶段,市场需求饱和,信用卡业务放缓。2025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稳固增强,以及消费市场回暖,银行信用卡业务将迎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新阶段。

贷款余额涨跌分化

上市银行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银行信用卡数量及交易额规模普遍下降。

截至2024年12月末,(600036.SH)信用卡流通卡9685.90万张、流通户6944.09万户,同比分别下降0.27%、0.43%;(000001.SZ)信用卡流通户4692.61万户,同比降幅达12.92%。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表示,2024年至今,银行大范围清理信用卡“睡眠卡”,再叠加市场需求饱和背景下的新增发卡量缩减的因素,导致银行信用卡存量规模呈现明显下降。

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商业银行接连发布账户清理公告,要对旗下长期未发生消费交易且未办理销卡销户手续的账户进行清理工作。

随着信用卡“睡眠卡”的大幅清理,2024年全年,银行存量信用卡规模明显下降。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9.13亿张,同比增长1.29%。其中,借记卡91.86亿张,同比增长1.84%;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27亿张,同比下降5.14%。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看来,当前,信用卡业务已从“跑马圈地”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过去多年来部分银行高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如今增速放缓是一个自然的周期性现象。

“信用卡业务整体放缓,不过发展速度放缓其实在一定层面是为了更好地防范风险,这也是银行的主动选择。”董希淼进一步指出。

存量信用卡规模缩减的同时,银行信用卡交易规模也呈现下滑趋势。

根据2024年报数据,截至2024年12月末,招商银行全年实现信用卡交易额4.4万亿元,同比下降8.23%;(601998.SH)全年实现信用卡交易额2.44万亿元,同比下降10.13%;平安银行全年实现信用卡总消费金额2.3万亿元,同比降幅16.57%。

值得关注的是,在信用卡交易规模普遍下降的背景下,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呈现出涨跌不一的情况。

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招商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9478.43亿元,同比增幅1.28%;平安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4349.97亿元,同比降幅15.4%;中信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4878.82亿元,同比降幅6.3%;(601963.SH)实现信用卡贷款余额219.56亿元,同比降幅1.65%。

“信用卡交易规模与透支余额往往会同向变动”,董峥强调,交易规模缩减的情况下透支余额上升,对银行而言,可能存在信用风险加大的压力。

在惠誉博华结构融资部副总监王欢看来,2022年下半年以来,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增长乏力,市场整体增速始终维持在零左右,叠加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下居民收入增速放缓,高风险借款人数量增长、偿债能力恶化等因素影响,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比呈上升态势,到2024年年末,这一数字上升至1.42%,为近7年最高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1239.6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加258.29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1.43%。

策略调整 风控升级

加快业务发展策略调整、加强风险管控,成为近一段时期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重点。

招商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面对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坚持价值获客导向,审慎安排风险策略,持续提升资产质量,推动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

(601988.SH)也表示,2024年,信用卡业务秉承稳健的风险管理偏好,以风险量化技术为支持,持续迭代目标客群组合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监控与预警,创新形成信用卡全域风险管理地图,精准实施区域差异化风险管控。

平安银行也在年报中明确,2024年银行升级了风险管控策略,强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风险把控,提升新发放业务资产质量。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纷纷加强了信用卡存量业务风险的处置力度。

据银登中心官网数据,2024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合计573项,涉及金额达1583.5亿元。仅2024年四季度就成交268项、成交额715.4亿元,其中信用卡透支的个人不良资产业务占比14.9%。

兴业研究在最新研报中分析指出,对于大部分商业银行而言,出表不良资产不仅可以优化银行资产结构、释放资本占用,还可以腾挪出信贷资源。随着信用卡不良转让业务规模的扩大,未来银行的短逾期天数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或将逐步增多。

此外,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力度也在增强。王欢还表示,自2016年首单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以来,银行通过证券化方式处置的信用卡不良贷款规模逐年攀升,2024年同比增长5.9%至2013.2亿元。

王欢指出,在信用卡不良率仍面临上行压力的背景下,预计今年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化、不良债权转让等多种方式处置的信用卡不良贷款规模将保持增长。

兴业研究还指出,在银行加速信用卡不良资产“断舍离”的同时,各银行亦在开展对信用卡业务的经营调整与路径重构。其中,信用卡业务回归分行是不少银行近年来经营转型的共性特征。

3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牡丹江监管分局发布公告称,同意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牡丹江分中心终止营业。广发银行信用卡方面表示,牡丹江分中心终止营业后,属地信用卡业务将由牡丹江分行主导开展,实现与零售金融、财富管理等业务板块的资源协同。

记者查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现,从2025年1月至今,已有3家股份银行12个信用卡分中心获批终止营业,信用卡业务回归分行的经营模式转型步伐加快。

董峥认为,从本质上说,信用卡分中心裁撤是信用卡业务回归分行实现属地化管理的模式转变。“一方面,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传统的发卡增量模式难以为继,地方的信用卡业务需要转变运营模式以拓展新的业务增量;另一方面,通过银行分行网点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客户需求,属地化经营能使银行更全面地掌握客户信息,打破信息、数据等管理壁垒,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综合服务。”

某银行信用卡业务人士也分析指出,当前调整是战术性收缩而非战略性撤退,其本质是资源投入区域结构和方式的优化,并借此推动银行的整体零售转型。

与此同时,银行信用卡业务也越来越注重存量客群的精细化深耕运营。

银行发展策略和业务模式的转型,为信用卡业务破局回春奠定了基础。进入2025年,随着各项“提振消费”政策的落地,信用卡业务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也表示,消费金融是提振消费的重要助力,信用卡业务又是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要抓手。总体来看,政策支持会进一步加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商业银行在有效核实身份、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开展线上开立和激活信用卡业务。“这将利好信用卡业务提升开户效率与客户吸引力。”杜娟说。

在杜娟看来,消费市场的整体增长将带动信用卡的支付结算、透支信贷等业务增长。同时,入境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机遇,也将为信用卡业务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本文地址:http://www.razcy.com/news/10292.html    月落星辰 http://www.razcy.com/ , 查看更多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