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读书时,走进石家庄市图书馆,除了浓厚的书香,科技气息也随之扑面而来。在AI技术赋能下,昔日作为知识中枢的公共图书馆正从传统的纸质图书收藏中心转变成集知识服务、学术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记者获悉,市图书馆勇立潮头,积极探索构建了“技术赋能+文化传承+惠民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新范式,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智慧服务新需求。
智能硬件齐上阵 服务效能大提升
来到石家庄市图书馆,巡视各个角落,智能硬件设备各司其职,正为读者提供着便捷、高效的服务。
咨询导航机器人“小图”为读者提供借阅、检索等引导服务;盘点机器人,默默地在书架间工作;智能书架则通过感应技术,采集书籍信息。
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结合下,市图书馆还打造了一系列互动智慧场景。
记者现场体验了AR实景导航功能,导航中既有虚拟场景,又有真人解说,既可以轻松便捷地找到想去的区域,也可以对图书馆的设施设备和部门功能进行了解。这种“虚实映射”的导航体系,让阅读变得既快捷又有趣。
读者霍岚告诉记者,“这里的智能设备都很人性化,有了他们的帮助,感觉就像有个贴心的朋友在帮我,很省心。”
数字馆员显神威 智慧服务新体验
“2024年5月,我馆上线初代AI数字馆员系统,并于2025年2月升级接入深度求索大模型,赋予其深度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石家庄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观察到,目前在该馆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以及馆内AI数字人屏上,都可以看到AI数字馆员“石老师”和AI阅读助手“云宝”的身影,他们将为读者提供全天候贴心服务。
“图书馆开闭馆时间是几点?”读者张强正在AI数字人屏前咨询“石老师”。“石老师”迅速识别出他的意思,并准确推送了相关信息。
“AI数字馆员太神奇了!”张强感慨道,“以前来图书馆总是要找工作人员问这问那的,现在直接跟‘石老师’说就行了,而且它还能给我推荐好书,非常厉害。”
更令读者瞩目的是,图书馆创新引入AI智慧面试官体系。读者可模拟真实岗位面试场景,获得针对性的问题、评分反馈与职业规划建议。应届毕业生琳琳体验了金融岗面试后,AI生成结构化评估报告并给出职业发展建议。“很有针对性,我就按他的建议去找书强化自己!”她兴奋地说。
建数字孪生空间 文化传承新载体
除此之外,石家庄市图书馆还通过BIM建模与激光点云扫描技术,构建了厘米级精度的数字孪生空间系统。
在这个虚拟空间中,读者可以享受虚拟漫游、真人互动、VR导航等多种线上服务。据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25年2月,该虚拟空间读者浏览量4万2千次。
“我们还创新嵌入‘真人+数字人’双轨讲解系统,通过真实馆员或虚拟数字人的交互讲解与引导,为读者增加互动性与真实感。”工作人员补充道。目前,全市22家区县分馆已实现AI数字馆员技术覆盖,形成全市域联动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
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馆将积极面对AI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重新审视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抢抓机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致力于把图书馆打造成为资源更丰富、利用更便捷、服务更优质、形态更多样、体验更美好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