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临邑市书蕾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汪女士
首页 > 新闻中心 > 10月起,所有退休人员再迎“4大利好”!事关医保和养老!快看看
新闻中心
10月起,所有退休人员再迎“4大利好”!事关医保和养老!快看看
发布时间:2025-03-05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全国近1.42亿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基础经济保障和幸福指数主要受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养老金水平和医疗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构成了我国职工社会保险体系的两大支柱,它们分别提供了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这两项保险对于在职员工以及退休人员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所享有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并分析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持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退休人员将面临的四项积极变化。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所谓退休人员所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简而言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依据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参保人员要享受这一待遇,通常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最低缴费年限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1. 最低缴费年限**

目前,国家规定的企事业单位职工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这意味着,在退休并领取基本养老金之前,职工必须至少累计缴纳15年的社会保险费。

**2. 法定退休年龄**

当前,我国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女职工则为50岁或55岁(根据不同工种或岗位而定)。除了满足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外,职工还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正式退休。

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可能的过渡性养老金。具体的待遇计算公式在此不再详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之前的相关内容。

退休人员终身医疗保障待遇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自参保并开始缴费的次月起,参保人员便可享受一系列基础医疗待遇,包括普通门诊统筹、特定疾病报销、慢性特殊疾病报销、住院费用报销、大病保险以及生育津贴等。

此外,对于那些累计缴纳基本医保费用达到当地政策规定年限的职工,在退休后无需继续支付医保费用,仍可享受医保报销等基础医疗保障服务。这种待遇通常被称为终身医疗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职工医疗保险尚未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筹管理,不同地区的政策规定存在差异。

例如,在天津,根据当地医保局发布的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参保职工的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要求男性不少于25年,女性不少于20年,并且在本市实际缴费年限不得少于5年。满足这些条件的职工在退休后将不再需要缴纳职工医保费,但仍可享受终身医疗保障。

自2024年10月起,所有退休人员将迎来四项显著的利好政策。无论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还是终身医疗保障待遇,这两项福利对于每位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都至关重要。基本养老金为他们提供了保障日常基本生活开支的经济来源;而基础医疗保障待遇则有效减轻了个人及家庭的经济压力。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国家医保局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针对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积极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养老金制度实现统一**

截至2024年9月30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十年过渡期已圆满结束。自2024年10月1日起,养老金制度将正式实现并轨。这意味着,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是企业职工,在退休后都将按照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领取养老金。

这一举措虽然不会降低体制内人员的退休待遇,但有助于逐步缩小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基本养老金待遇上的差距。从这个层面来看,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拓宽**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最新信息,自2024年起,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共济范围将从原先的配偶、子女和父母扩展至“近亲属”。同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还可用于支付已参保近亲属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近亲属的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以及在医保定点药店购药等支出。

据悉,全国已有26个省市实施了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的制度改革。预计到2024年底前,还将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在省内的共济使用,从而进一步简化就医报销流程。

**3. 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更为便捷**

借助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医保服务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以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为例,开通跨省通办医保业务后,实现了网上备案和直接结算。此外,医保信息变更、查询、关系转移接续等服务也可以跨省办理。这对需要更高医疗保障的退休人员尤为重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确保了参保人在异地能及时获得医疗保障。

**4. 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扩大**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基本医保目录内可报销的药品种类已从2017年的2535种增至3088种。许多高价药物实现了价格降低,谈判药品已惠及7.2亿参保患者,累计减轻经济负担超过7000亿元,显著降低了参保人员的经济压力。

在此背景下,安徽省医保局于8月31日发布通知,自2024年10月1日起,将扩大基本医保的病种保障范围,新增包括戈谢病、结节性硬化症、低磷性佝偻病等9种疾病进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进一步减轻参保人员尤其是退休人员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范围内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的病种也将从5种增加到10种,新增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毒性肝炎、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5个病种。预计到2024年底,每个区县至少有一家医疗机构能提供新增病种的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基础医疗保障对于广大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未来不仅参保职工,广大退休人员也将享受到更优质的养老和医疗保障服务。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基本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都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享”的原则。因此,我们呼吁近3.8亿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在自身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延长缴费年限。这样,在退休后,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待遇,至少不必为养老问题担忧。

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